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文壇新戲象(作者:容靈)
+ 關注
2016-08-24 - 334觀看次數
回應

 

五月中,收到好友亦文(去年湯清基督教文藝獎文藝創作組年獎得主),一篇名為〈戲外戲—《戲說宣教士—內地會宣教士劇本集》後記〉的文章。這本劇本集預計在六月底由宇宙光出版社出版,成為「馬禮遜來華宣教二百年」紀念文集其中一本著作。從這篇後記,不但看見一位作者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寫作戲劇的道路,在許多看似巧合的情況下,最終在數月之間寫成十五篇獨幕劇,而且使我感到我們基督教文壇,開始有一番「新戲象」。這「新戲象」以外,我更發現另一種「新氣象」,足以激勵當代基督徒作家。


這篇後記以戲劇的編排形式,道出亦文如何走上寫作戲劇的道路。在「序幕之一」、「序幕之二」和「序幕之三」, 她娓娓道來,她如何巧遇一位從台灣退休的女宣教士,還發問一個問題「如何把優秀的戲劇和上好的福音結合起來」?她坦言:「那時的我,還沒有答案」;這是二零零一年的事情。

 

在二零零零年,她在奧克蘭看到張曉風《第三害》的演出。五年之後,她寫作長劇《波斯王后》,一位台灣的姊妹從美國為她寄來早已絕版的《張曉風戲劇集》,這就打開了一扇窗。去年春季再加上魏外揚老師的《貝德士的名單》,再為她打開另一扇窗。最奇妙的是去年秋季,她到台灣與魏外揚老師見面,魏老師對她說:「你會不會考慮寫些有關宣教士的短劇裡演出時間控制在三十分鐘左右,在短宣會、佈道會,和培靈會上配合短講,很用得著。」同一天,張曉風老師也跟她說:「可以嘗試一些短劇,比較容易寫,也比較容易演。」「一天之內,兩位前輩這樣講,相信不是偶然的。然而,寫誰呢?怎樣寫?素材在哪裡?」她如何再巧合認識吳望華編輯,又獲得《捨命的愛—中國內地會宣教士小傳》,及後又巧合地來到香港取得有關資料,最後更談及怎樣反省這次寫作的種種問題,以及由此引伸的感受。在此,我不想作太多的引錄。然而,這本劇本集卻展現基督教文壇的「新戲象」。

 

李淑潔和黎海華兩位前輩,在一九九二年曾有一次對談,後來寫成〈兩位文藝工作者的對談〉;當中有一段文字討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教會圈子中,各種文類的創作情況。「戲劇演出仍以張曉風、杏林子、蘇恩佩的作品為主。」上文曾提及數年前在奧克蘭上演《第三害》,可見十多年後來,演出戲劇的情況仍然大致如同這兩位前輩所言。以香港為例,縱然有「香港青年基督徒劇團」,多年來演出不少戲劇,但是以宣教士的生平為戲劇的內容,實在沒有。用戲劇形式呈現中國內地會宣教士的生平事跡,暫時只得亦文這本劇本集。固然,她是否找到「如何把優秀的戲劇和上好的福音結合起來」的藝術形式,要看她在劇本集中的文字,但是這種取材宣教士生平事跡的寫作方式,無疑是非常罕見。因此,我說到基督教文壇有一番「新戲象」,不是完全沒有理據。在這方面來說,我們不能不注意,在「短宣會、佈道會,和培靈會上配合短講」,是否做到「很用得」,而且產生怎樣的果效。此外,背後隱藏另一個「新氣象」,我們也要關注。

 

我發現的新氣象,是從後記的「餘音」而來。亦文用「餘音」,對許多人不同的支持和鼓勵表示感謝;在感謝背後就是這番「新氣象」。如果只是略略閱讀,我們以為這樣的感謝,沒有甚麼特別。看深一層,固然一本書的出版,一定包含許多人的心血,但是愈多人的支持和鼓勵,不但顯示對作者所做的深表認同,而且也愈發顯出神的感動和參與。神在無聲無息之中,在我們生命和周圍產生特殊的幫助,無論從表面看來,身處的環境是如何艱難和痛苦,事情也必然成就。除了以上的意義,還有更深刻的層次。今年三月在一次交流會中,我有更深刻的表達:「神已興起不少基督徒作家,在不同層面和方向,寫作具有影響力的作品。多年來沈寂的基督教文壇,將會再起風雲,突破前人的限制。」我相信這些基督徒作家,最終「寫出劃時代的作品,質與量都會超越前人」!

 

這就是新氣象。無論教會和信徒對文學創作,有怎樣的了解,在實際上或是支持,又或是不大重視,神在這一代基督徒作家的生命中所定下的心意,仍然不斷運行和成就。我們沒有甚麼驕傲和偉大之處;相反,我認為我們甚麼也沒有,只有不斷感恩,也不斷進深,希望神的心意完全成就,不會因我們的軟弱而受到攔阻!從這方面來看,這種新氣象,豈不足以激勵當代基督徒作家繼續向前,寫出一部接一部的傑作?

 

文章轉載於『基督教周報』第 2189 期(2006 年 8 月 6 日)◎文林,原文鏈接: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06/ta12937.htm

 

敬請關注『阡陌雜誌』黎海華老師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阡陌上的邂逅(作者:黎海華)
年少時有一個夢:在縱橫交錯的阡陌道上,無數學者作家讀者在亭台茶坊間邂逅、交流,激蕩出創意的火花。他們以愛為犁,真理為鋤,耕於時代、人心的荒原,拓出姹紫嫣紅的文學花園。 馬禮遜傳教迄今兩百年,基督教文學為何難以在文化的土壤裏生根開花結果?多年來華人教會的福音傳播策略,是否注重廣度多於深度? 有好幾年時間為《城市文藝》雜誌寫專欄:「文學教室」,和青少年談文說藝。早期以西方文學為主,海峽兩岸三地文學為輔。後期則專注於香港文學評介鑑賞。書架擺列最齊整的是香港作家的作品,從小說、散文至新詩不等。其次是各種文學雜誌。《阡陌》文藝雙月刊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創刊,也上架了。去年十月十幾個雜誌主編應藝展局之邀,參與大會堂高座舉辦的「文學串流」座談,《阡陌》居然是座中最年輕的。我發言時,分享《阡陌》之夢、創刊宗旨,實踐《文藝》雜誌季刊(1982創刊)未竟的夢想。 在教會和社會之間搭一座橋,開拓基督徒文化視野的平台,在文化土壤裏撒種,培養文學藝術鑑賞美學情趣,凝聚阡陌上學者讀者對話的茶座,提供作家耕耘、成長的空間。我渴望雨雪從天而降,滋潤地土。令荒漠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松樹長出代替荊棘,番石榴長出代替蒺藜。會後有幾個人回應:心有戚戚焉。 有人問: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文學的果效太緩慢了吧?答曰:其影響力卻是深入而恆久的。有人問:這是傳統信念價值觀分崩離析旳世代,短章雜文佈滿網絡,快餐讀品充斥巿面,你還要大白天拿着燈籠尋找阡陌道上的讀者嗎?瞬間竟不知道如何回答哩。
展開回憶的翅膀去書寫(作者:賴子通)
有些托腮凝視,有些殫精竭思,或仰望天花,或俯視地板……他們都竭力展開回憶的翅膀,飛入自己歷史的長廊,然後把要追憶的片段,重現紙上。近六十位的基督徒,於初夏四月聚首於突破青年村,參與由基督教出版聯會主辦的「2016基督教文學回憶書寫營」。 以朗誦黎海華老師的詩劇《大漁夫的話》作為序曲,重現彼得那夜雞鳴前後的矛盾與追悔,也揭開莫非老師傳授「記憶書寫」的序幕。老師指出,上帝透過我們的故事,向我們說話;屬靈回憶能找出生命的意義和在上帝故事裏的角色。我們可以和上帝一起合寫我們的故事,朝祂引導的方向去規畫生涯。 老師要我們畫出「家」的泡泡圖,也畫下兒時印象最深刻的房間,重繪家庭的祕密,尋回童年時的屬靈經歷。回憶像電影蒙太奇的拼貼組合撲面而來,再次認識自己從原生家庭所塑造的性情,從而切割、轉變和重整。我們學曉以波浪線顯示人生的高山低谷和平原,從而窺視上帝如何帶領自己。學習緊湊但有趣。我們又回望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曾經如何對我們啟發、感染、塑造,甚至折損。 幾天來我們隨着老師一鋤一鋤的挖掘自己的黑洞,逐漸暴露出人對我、我對人的傷痕。不少營友在練習中黯然淚下。老師引用Rimi的說話教導我們如何看待傷痛:「哪裏有廢墟,哪裏就有寶貝。」欲卸下傷痛的包袱,就要學習用語言來「除魅」,用說故事來重新詮釋傷痛。在書寫傷痛故事練習中,我們梳理出某些重大傷痛的原因、後果、對方的理由、我可能有的責任。不要讓傷痛控制自己,用寬恕代替報復,在傷痛中發掘屬靈的洞察。 經歷「傷痛療癒」,營友從教室走到青年村的草坪,遠眺吐露港小島默然,八仙嶺羣峰起伏。忽地輕風拂面,一種安閒自得的輕省,從心底深處油然升起。今年是我連續第四次入營了,期待明年你也同來,享受這精采的文字盛宴。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