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好道有道》
+ 關注
2019-08-08 - 173觀看次數
回應

老實講,我唔係真係聽過咁多人講道,唔係好確定普遍而言香港教會個講壇有幾好、有幾差,但我真係聽到好多弟兄姊妹頂唔順我地現時的講道。所以我只能從一個「印象派」的角度入手,分享自己對聽道的不滿,如何轉化成自己講道的方向。講道常常是對自己所聽的道的傳承或者反動,而我是個反動的人。

傳統的講道以至釋經講道,往往太急於從經文中歸納出幾個屬靈提醒,然後就將經文擺埋一邊,再用不同的小故事、見證、例子來說明這些屬靈提醒,鼓勵你行道。

但聽了多年之後,我發覺我根本唔記得自己聽過啲乜物?唔係唔記得內容,是連邊段經文曾經聽過人講都毫無印象,最多係記得個別感人至深小故事。

於是我就問,甚麼是我講道的目的,以至我的講道神學呢?在講道的時候,我覺得最重要是讓聽道者記得聖經,而不是那些感人至深小故事;不是記得一條條的屬靈原則、神學概念、聖經真理,而是形塑到一個聖經意象世界。於是我將我對啟示錄神學的一個理解,放了在講道學上。

包衡在《啟示錄神學》提到,啟示錄「豐富的符號力量和一致性,有一種文學──神學的目的,就是創造一個符號世界,讓讀者投入其中,以便影響他們,改變他們對世界的看法。」「其效果頗像戲劇表演,因其長度的關係,觀眾可以進入劇中的世界,也可以因經歷了劇中的世界,從而強烈地扭轉他們對戲劇以外的世界的了解。」

咁樣講你可能仲覺得抽象,所以我會用另一個意象世界,來比喻這一個意象世界,我所指的另一個意象世界,就是「江湖」的觀念。好多人小時候看武俠小說,慢慢在心裡建立起一個「江湖」。當然,古龍的江湖和金庸的江湖是有所不同的,就好似Marvel個宇宙同DC個宇宙是有不同的。不過我們今日先不處理不同江湖所反映的不同武林傳奇。

總之,你有睇金庸、你有睇Marvel,你知道江湖和宇宙,不是一下子完成,而是逐步搭建,漸趨完整。而當你心裡面開始形成一個江湖,這個江湖就開始影響你,你開始攞籐條來練獨孤九劍,對住塊鏡擺黯然銷魂掌個甫士。到你出來這個社會做事,你明明是活在一個商業運作、弱肉強食、成王敗寇的資本主義世界,但是你發現你心入面有個明明係虛構,卻似乎比現實世界更真實的江湖,在主宰你對現實世界的詮釋和回應。你老闆教你偷呃拐騙,但你覺得唔係,應該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鋤強扶弱,因為大仁大義,先至係俠之大者嘛。然後你開始諗,你老闆到底係左冷禪、滅絕師太、東方不敗,定係岳不群?無錯,當你心中的江湖愈來愈巨大,它就變成我們詮釋世界的一個藍本、一個隱喻,我們以江湖來詮釋我們的境遇。而這個時候,武俠世界的價值觀、江湖道義、行事準則,竟然比這個彷彿牢不可破的資本世界、商業社會、政治現實,更加真實,更加正確,更加具指導性。這個就好似聖經所講:「但我們有這寶貝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超越的能力,是屬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後四7)「小子們哪,你們是屬神的,並且勝了他們;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約壹四4)

各位可以留意一下,剛才我講「江湖」時,相信好多人心裡面立時跑了一個武俠世界出來;但當我講聖經意象世界時,你裡面的畫面可能不是很清晰,甚至有點雪花。當然我希望唔好變成亞視,衰到已經停播。

當講道者以為自己講咗好多道理畀弟兄姊妹聽,但這些道理的影響力、詮釋力和驅動力,可能無我們想像中咁大力。但係故事呢?故事力量大,故事甚至可以凝聚群體,你睇近十多年我們常以「獅子山下精神」這個意象來整合香港人的故事,產生某種凝聚群體的信念。或許今天我們需要的,是如何操練一種神聖的想像力,以至將聖經講得更生動,更入心。傳道人多看文學與電影,對講道是有很大的幫助。

我自己主要的講道模式,就係返番中國人的說書傳統裡,變成說書人、講古佬,透過夾敘夾議來講論聖經,那是一個由《三國志》變成《三國演義》的過程,透過一些加工、演繹、夾敘夾議,將那段經文擴充營業,努力要讓聽眾把聖經的意象植入心裡面。我不急於從經文歸納出甚麼道理,也不是很介意他們忘記了我教導的內容。只要這個聖經意象能活靈活現存在心裡面,逐漸形成一個聖經的意象世界,到某天遇到某個境遇,那個聖經意象就能跑出來,幫助他們詮釋、回應當下的處境,因為敘述本身,已經是帶有價值判斷;當他們記得那個故事時,也會買豬肉搭豬頭骨,大致記下那些價值判斷。畫公仔是不需要畫出腸的。

我念中文系時,很驚歎教授們能用半小時一小時來演繹一首絕詩、律詩,或一首宋詞、元曲。這給我後來講道時的信心。既然一首二十字的五言絕詩也可以用半個以至一個小時來講解,且絕無冷場;那麼十幾二十節的經文,就更不須東拉西扯,一樣可以引人入勝。

唔好以為只有敘事文體先至有戲劇性,戲劇性首先來自戲劇衝突。一篇悶死人的道往往就缺乏戲劇衝突。譬如你從經文歸納出信徒要謙虛的道理,然後講兩個謙虛者如何蒙福的故事,鼓勵大家要謙虛,咁就完啦。

呢個世界當然有些好乖的基督徒,聽乜道理、信乜道理,信靠順服,成個「屬靈資優生」咁。不過我相信為數相當不少的人好似我咁天生反骨,長期隸屬「屬靈放牛班」,講乜道理都同你駁嘴拗數。你話要謙虛,我就話佢戇居、不切實際、送羊入虎口,講到最後就係我硬頸、驕傲,唔想衰畀人睇,你可以點遊說我?如果你仍然遊說到,恭喜你,這一場拗數實錄,就是一篇充滿戲劇性的道,甚至產生一種審美經驗。

我想我們很少從審美經驗來說講道、聽道。一篇講章其實似散文多於論文,如果我們視講章是散文;講道,就可以是一件美學事件。聽道時為甚麼需要審美經驗呢?有啲嘢我必須先簡化處理,以後在FB再慢慢寫。長話短說,美,就是能夠確證「人之為人」的東西。所以一篇有人性的道,是會令人產生審美經驗,因為美,我們知道它是善的;因為善,我們知道它是真的。而一篇令人厭惡的道,往往因為它是一篇缺乏人性的道。我們成日講:真、善、美。但在人的直覺思維裡,那個順序可能是美、善、真。

點解我要在講道學裡提到美?因為有時我們大石砸死蟹,將弟兄姊妹唔鍾意聽道解釋為他們厭煩純正的道,而不願承認在他們對美的直覺裡,正正指出我們講了很多缺乏人性的道。

在一個已經不缺乏釋經資源、講道培訓的年代裡,點解我們的講壇仍然荒涼?王陽明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很多問題出自講道者的主體性,因為認知是有選擇性,講道者的個人風格、生命情調、屬靈境界,決定了、也限制了他對聖經的認知與詮釋。刻薄寡恩的人講刻薄寡恩的道,通情達理的人講通情達理的道,滅絕師太就是不可能講溫柔敦厚的道。

不只要琢磨聖經,更要琢磨人性,並且最重要是琢磨我們自己的人性,這既是靈命靈修、但又不只靈命靈修的問題。如果講道者自己無法轉化生命,卻只希望別人轉化生命,無疑就是自欺欺人。

你可能問:咁我們怕不怕岳不群講通情達理的道呢?我諗既然係岳不群,就防不防勝,只能到時執生。何況,神若要他揮劍自宮練成葵花寶典,又與你何干呢?你顧掂自己唔好變成林平之就夠了。

十五分鐘,點到即止。我的結論是:講道的時候不好顧著講道理,要讓你的講道更富戲劇性的元素,那不是為了嘩眾取寵,而是為了配合人類的認知模式,有效地將聖經的意象世界植入在他們心裡。如果每一次的講道是一齣折子戲,你打算如何搭建你的Marvel宇宙,用十年還是更多的時間,去到你的《終局之戰》?並且,千祈千祈要記住,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通情達理的人,咁樣樣,你先至可以講出既合乎真理,又通情達理的道,果個係弟兄姊妹所渴慕聽到的道!多謝大家。


原文鏈接:https://medium.com/@douglas_wang/好道有道-8fe89071e62d

關注:Douglas王礽福社長 eLand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重獲母親(徐巍)
基督耶穌改造了我的靈魂,祂給了我信心和力量,教我懂得如何懺悔,如何饒恕,原諒人,也讓我感到真心原諒人會帶給人巨大的平安和喜樂。在主的國度裡,愛始終是不變的主題,"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以前我也提到愛,我希望人人都能多愛我一些,多理解我一些,從來不知道愛是一種互動,只有當你付出愛的時候,你才能得到愛。我以前老是抱怨母親不愛我,是因為我就沒有愛她。以前我因工作太忙,在感情上忽略了兒子,沒有給他更多得母愛,所以兒子開始不信任我,不喜歡我。學了《聖經》,心靈得到醫治以後,我開始學會去饒恕,去接納,學著去愛,我以前渴望而不可及的母愛母親給了我, 我也把母愛向我得兒子表露出來,這樣兒子幼小的心靈有了很大的安慰。他得到接納,慢慢地他也學會接納人。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