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談天說道 之 在哀慟中得安慰
+ 關注
2022-07-03 - 219觀看次數
回應

談天說道 之 在哀慟中得安慰

新冠疫情嚴峻,很多人都需要面對突然或沒有心理準備下喪失至親或親友的哀傷悲痛,我們如何在哀傷中得安慰?今期的版面有臨床心理學家譚日新博士和資深應用心理學及輔導學講師余德淳博士,他們日前在專題講座上以哀傷輔導和療傷對話為主題,作了專業而感性的分享。

文﹕陸振洲(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編輯﹕謝芳


從「不應的死亡?」到「哀傷中得安慰!」

譚日新博士首先指出,嚴峻的新冠疫情之下,離世的主要集中在60歲以上的人士,按人口比例計算,本港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數是全球之最,雖然醫院有將病死者分為「死於病毒」或「死時帶病毒」,但無論如何,嚴峻疫情所引致的醫療系統、隔離設施及殯儀服務都超出負荷,頻頻出現服務緊張或不足的情況,使家屬倍添傷痛!

他引述 Elisabeth Kubler-Ross「臨終哀傷的五個階段」,包括: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及接受。他表示,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感受,但並不一定是順次序出現,也不一定會全部出現。重病的人面對身體急劇衰退,最重視的是臨終前與親人的關係,以及死後會往哪裡去,故最適宜給予他們肯定的說話,跟他們分享信仰所帶來死後的盼望。

人生會有突如其來的不幸發生,我們需要明白人的限制,尤其是生死非我們能控制的。而「不應的死亡」,可分為外在和內在,如醫療政策要負一定程度責任,是外在層面;而自己和家人對疫情所作出的決定,則會負上內在責任。其實,我們每人應要在心理上準備好﹕突然死亡的來臨,譚博士因此引述聖經中傳道書提到的「萬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傳道書3﹕1-2上〉所以,死亡是常態,我們需要謙卑地作出承認。他也引述存在心理治療學派大師 Irvin D. Yalom的表達:「儘管肉體死亡會摧毀我們,但死亡的意念卻可拯救我們。」若我們不逃避思考死亡,知道生命有限,我們便明白怎樣去好好生活,減少遺憾。

事實上,哀傷是一個過程,若長期逃避,可發展成精神情緒問題,甚至形成「複雜性悲傷」,經歷多年也不能走出來。若能走出哀傷,當事人可和別人分享離世親人的過去,能從歷程中找到意義,重繪將來的圖畫。

而哀傷的經歷是獨特的,每個人對親友去世的反應亦不同,這人較容易接受,那人卻是無法接受。面對哀傷,我們可以3T模式:Talk(傾談)、Time(時間)和 Tears(眼淚),需要時間去訴說感受和抒發感受。除了向人傾訴,亦可選擇不同方式,如寫日記、畫畫、作曲、彈琴、跳舞或祈禱等等。譚博士喜歡詩詞歌曲,所以列舉了鄧麗君所唱的《但願人長久》,及蘇軾的《水調歌頭》和《江城子》,以表達對親人的懷念之情。

喪禮存有一定意義,但若因疫情關係,不能舉辦莊重儀式或因限聚令未能出席,我們也可藉其他方式去表達心意,如設立網上思念網站,為逝者家人安排生活所需,思念逝者為我們帶來的意義;亦可親自前往逝者墳前傾訴,為逝者完成心願;與家人一起在節慶之中記念逝者。對於幼小的兒童,我們可說一些比喻,如「蝌蚪變青蛙」等,以不同的方式去表達逝者的離去。

對於有信徒因未能帶領逝者信主而自責內疚,可讓他們思考神的大愛,信任神的判斷,或許將來在新天新地有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甚至身處病者彌留或剛剛過身之時,仍可嘗試向他傳講福音信息,因曾有瀕死經歷者,表達當時其靈魂仍在房中,可聽聞得到。

對於哀傷者,我們可藉陪伴、以同理心傾聽或提供一些生活上的需要,但若哀傷者反應太強烈,嚴重影響生活、工作、情緒精神失控,甚至有自殺傾向,便需要轉介專業協助。

「療傷對話」的實踐

余德淳博士表示,「療傷對話」必定會有傷心的人和關心傷心的人。死亡可分漸進式和突發性兩種,漸進式屬於社群性,會普遍地發生,較易接受;突發性較個人化,好像今新冠疫症,病者會突然在很短時間內陷入惡化,意料不及。

在突發的情況下失去至親,是非常痛苦的!當哀傷者突發性失去至親時,最大的壓力發生在其配偶身上。一般來說,當太太十分傷心之時,丈夫會以沉默應對,努力幫手處理事務,但太太卻因此覺得丈夫冷淡,遂投訴他缺乏感受,當情緒多次累積,丈夫也會失去耐性,引起爭吵。若哀傷者是丈夫,太太想關心丈夫感受,丈夫通當會壓抑感受,向太太表達說自己「冇野!」但當太太多番追問丈夫感受,丈夫就會按捺不住爆發情緒,雙方又會起爭吵。

余博士以他的豐富經驗,列舉出不同的治療情境,供大家參考實踐:

(一)面對哀傷情境,要承認彼此會有不同感受,不宜以自己標準作出比較。

(二)女性在至親離世後,常會自責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滿足逝者的一些簡單願望,此時身為丈夫需要多點耐性,當看到太太難過,可問太太聽到甚麼、看見甚麼、或我可作甚麼。若丈夫願意耐心細聽,很多時太太會回想起自己以前善待和照顧逝者的點滴,可能會由自我指責成為自我欣賞,情緒得到舒緩及安慰。

(三)有時,哀傷者對逝者生前曾說過的說話不明白,或引起疑惑。但是,若兩夫妻多互相傾談對話,可尋找到線索,從而產生出逝者生前背後的不同意義,有助增加接納及消減哀傷感受。

(四)若在對話中,哀傷者回想逝者的一些幽默片段,能代入過去幽默情境中,會帶來溫馨感覺,沖淡哀愁。

(五)在回憶對話中,可留意逝者曾對哀傷者的欣賞和評價,都能成為很大的安慰。

(六)可回想逝者的人生鬥志,縱然艱難,逝者仍想親人活得好,這些圖畫可提升哀傷者有能力向前行。

(七)即使悲傷也可帶來成長,和配偶同受患難,也可成為美事。

 


原文鏈結:https://tdww.org.hk/2022/04/25/談天說道-之-在哀慟中得安慰/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