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阡陌綿綿(作者:文蘭芳)
+ 關注
2016-08-24 - 426觀看次數
回應

 

 

日與一些人電郵連絡時,竟被稱為「前輩」,嚇出一身冷汗。又不好辯說,只好唯唯諾諾,不了了之。


今年八月三十日,《基督教週報》金禧盛典,小女子敬陪末座,真的見到了不少前輩,也得聞先賢的嘉言懿行,再一次深深感到文字事工有長遠影響。我想,真正的前輩,不但耕耘不息,更是作出貢獻的人物。

 

老朋友黎海華傾盡心力財力,辦了一份文學雜誌,月中出版,名為《阡陌》。阡陌是田間的小路,但可四通八達,連繫多方,也是耕種者必走之路,我沒有問海華命名的深意,但望文生義,其中確有抱負。

 

所謂言之不文,行之不遠,現代青年很多聞文學則走避,但是小說家走紅的還是不少,藝術創作和活動也十分蓬勃,只是回看基督教圈子,音樂還比較活躍,文字卻很沈寂,海華多年筆兵,實在看不下去,傾家蕩產也要辦一份文學雜誌,溝通信與不信兩岸。我雖不才,無法幫甚麼忙,也要在此打打邊鼓,搖旗吶喊一番。我不敢樂觀雜誌可以支撐多少期,但我真的相信這種奮不顧身正是一種實質的貢獻。吾友海華,正是我心目中的前輩。

 

走在文學阡陌中,路雖小卻延綿,好的作品還是有啟迪人心、洗滌靈魂的作用,我眾怎可輕言放棄﹖在《阡陌》的鼓動中,我也欣然上路。筆耕不可輟。有一天,或許我會不只是年齡上的前輩。

 

 

文章轉載於『基督教周報』第 2621 期(2014 年 11 月 16 日) ◎ 品蘭集,原文鏈接: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14/ta2023249.htm

 

敬請關注『阡陌雜誌』黎海華老師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顛覆.文學(『傅書』雙月刊 採訪及整理/編輯室)
「讀文學小說對一個快想自殺的人有幫助嗎?」這是出自飽學聰慧姊妹真實的詰問內容;同時不少牧者、宣教士亦常表白:「我從不讀小說的。」文學就是這樣被信仰群體投閒置散在燈火闌珊處。 文學是…… 英國作家亞諾(Matthew Arnold)曾言:「文學的內涵讓我們理解自己,了解世界。」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主任、2012年度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得主莫非形容文學是「上帝所賜的美感、幻想力與理性的結晶。為了幫助人治理全地,也成為傳遞祂啟示的管道。閱讀文學,可帶來許多人生的豐富。」難道信徒對這些全不感興趣? 散文作家、《世情》雜誌總編輯文蘭芳表示,這不是文學的問題,是神學出了問題:「不要以為傳福音只是帶人返教會,而忽略了生命的整體。」她又指出很多基督徒所寫的只是宣傳品而非文學。真正的基督教文學是如俄國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或是日本作家三浦綾子的《冰點》,其主題、寫作目標都是探討罪及原罪的問題:透過完整的文學創作,將信仰主題在小說中呈現。 為真理作先鋒 基督教文藝雙月刊《阡陌》總編輯黎海華進一步陳說,神學家的一句話「人有原罪」,三浦綾子用厚厚兩卷共三十萬字的《冰點》闡釋,讓信仰要義進入尋常百姓家。從面向社會傳福音的角度,基督教文學擔當著如施洗約翰般先鋒的角色。「施洗約翰為真理、為彌賽亞預備人心,把高高低低的填平、彎彎曲曲的修直,把眾人的心引到主面前;要在沒有基督教文化的社會土壤裡撒種不容易,要做很多開荒的預備工作。」另外,在個人層面來說,文學是道成肉身的角色,也就是基督的角色。「基督一生的故事便是信息。這時代需要有血有肉的故事;不是灌輸式的純理性說教,而是滲透式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是受薰陶、受感染的。耶穌用三年時間與門徒朝夕相對,就是生命的感染力。這是文學藝術的魅力所在。曾有一名內地牧師早年透過閱讀法國雨果名著《悲慘世界》(或譯《孤星淚》)而信主!誰說閱讀文學作品不會令人受感動而決志?不錯,有的作品是鋪墊的,在心田撒種,擔當播種人角色;有的作品則在生命關鍵時刻,擔當收割者角色。」 資深出版人、突破匯動青年培訓顧問李淑潔同時認為,文學不僅在傳福音上擔當重要角色,亦是帶領人出黑暗入光明,讓心靈得釋放自由。「社會的價值觀很功利,只重效果,把你用盡,不當你是一個人,只計算你能付出多少、賺多少錢來衡量你的價值。現在的現象似乎是社會牽著我們來看基督教及聖經:我們對傳福音的理解是片面的,只看大使命那幾節經文,沒理會整本聖經,忘了上帝創世及造人的美妙心意;讀經時似忘了除了新約,還有詩篇、先知書等希伯來文學共六十六卷聖經。文學亦具有淨化、提升的作用,擴闊你的眼界,引領你的靈魂得到滋養、提升。文學就是要顛覆性地重新審視我們的信仰,回到神的心意中。」 撥亂反正的顛覆 文蘭芳亦肯定文學的顛覆作用。「若我們認真反省,應會發現教會被世界同化多於我們影響世界。很多時文學作品正是要顛覆現世很多的價值觀,如人是甚麼,生命意義等,提供顛覆性的看法。文學是經過藝術創作,帶出一個理念或問題,呈現在讀者面前;它未必能提供答案,但要令你面對、思想、反省。」文蘭芳強調,基督教文學是教會非常重要的工具:顛覆因循或歪謬的思想,俾能回歸真道。「其實耶穌講的故事就很具顛覆性,若留意當時的社會背景,會發覺很多不合常理之處,如浪子回頭的故事中,父親竟答應小兒子要求分家產遠離,又在兒子花盡所有回來後無條件接納他,這全然顛覆當時的社會文化和觀念,惟這正是要帶出天國的價值觀。」 文蘭芳又提到,很多在苦痛中的人其實不是要人提供問題的答案,而是壓於心底的愁苦沒人聆聽,只有自己獨自承受。「一個想自殺的人,讀文學作品後發現書中人物或內容正道出了自己心裡的鬱苦,因而愁懷得到宣洩、抒發,已是拯救。」 這天,在香港上環李淑潔家雅致恬逸的客廳,三位好友對文學的解說,顛覆了一些思想,析解了一些疑詰,讓聞者如沐春風。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