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牧者的話《反思詩篇九十篇》朱嘉豪傳道
+ 關注
2018-07-10 - 397觀看次數
回應

要活出生命,就必須前瞻,要理解生命,則回首從前。詩篇九十篇是摩西人生的心路歷程, 不確定寫作當時他是八十歲或一百二十歲,但根據第 10 節推斷,可能是八十歲左右的省思。摩西四十年法老王室中成長,出生兩個月就被法老女兒收養,卻被神安排回到生母身邊養育;在異教的王宮中卻接受猶太人敬虔的教育。後因誤殺埃及人而逃到曠野牧羊,沙漠中磨盡銳氣,反而多了安靜時間默想神、反省人生。這段從壯年到老年時間認識到自己原來的身份或是神對他的召命,提供了一面鏡子,有助我們對人生的省思。

1. 從時間認識神的永恆

這幾年正值家中幾位長輩身體衰弱而相繼去世,在照顧他們當下,內心有許多感慨與掙扎。人生苦短,生活艱難,惟有與神復和,進入永恆。 從神永恆的眼光看世界,人生的短暫而有限,明白有多少事人無法掌握,學習數算主恩。「主阿, 祢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諸山未曾生出,地與 世界祢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祢是神。」(1-2 節)。在萬有存在之前,神已存在,從過去到未來,從永遠到永遠,衪是神,反襯了人生的短暫與虛幻。第 3 節「塵土」,第 4 節「夜間的一更」, 第 5 節「如水沖去」(指暴雨沖刷或河流氾濫), 「如睡一覺」,第 6 節「如生長的草,早晨發芽 生長,晚上割下枯乾」,每個人的一生就像這樣極短的迴環,生死如日夜交迭。早晨匆匆上班, 傍晚下班時已經燈火萬家,密集的車流又駛往回家的方向。人急不及待呱呱墜地,人間何世;又依依不捨,告別人間。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說: 『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 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 頌的!』」(伯一 21)。明白這些,放下不能帶去的事物,積極努力追求永恆的價值。

2. 從己罪曉得神怒氣的權勢
「怒氣」在 7-12 節共出現五次:「我們因祢的怒氣而消滅,因祢的忿怒而驚惶。」「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祢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誰曉得祢怒氣的權勢?誰按着祢該受的敬畏曉得祢的忿怒呢?」「怒氣」成為神與人之間的一道障礙。人因着生命的脆弱與有限,驚惶失措。因為神,「祢將我們的罪孽擺在祢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祢面光之中。」沒有沒有罪的人,得罪神的時日無日無之。摩西回憶過往歲月,從貴為埃及王子,享盡榮華;到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位高權重;跟法老拼鬥,威震八方。然而面對仇敵逼迫,或是百姓的惡言相對, 甚或手足的譭謗奪權,頓感心灰意懶。生命的深度反省,是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l0 節)

3. 得着智慧,生活為神安排
第 12 節是本篇的籲節:「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着智慧的心。」 數算是指分配或是安排,智慧的人體會生命的短暫,認識神的永恆性,轉而求主教導他趁早規劃好時間、安排人生,預備迎見神的面。詩篇的開始是神催促人歸向神:「祢使人歸於塵土,說: 你們世人要歸回」,而當人體會到回轉歸向神才是上策的時候,反過來曉得懇求神回心轉意,以憐憫代替忿怒,以慈愛代替審判。耶和華阿,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祢轉回,為祢的僕人後悔。」 (13 節)「求祢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求祢照着祢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14-15 節)原本是徒勞、空虛又充滿痛苦的人生迴環,瞬間變成一個不斷往前邁進的旅程,詩人經歷那愈來愈深邃的喜樂。第 14 節「飽得慈愛......,一生一世歡呼喜樂」,以及第 15 節「叫我們喜樂」,成為基督徒今生最大的獎賞。

信徒若能常常省察自己的過失,不斷悔改歸向神,就能享受這份禮物,飽得慈愛,一生歡呼喜樂。人生在世面對兩端的拉扯,一方面明知生命總有一天會告終,另一方面卻又逃避那一天來臨。依稀記起一句台詞:「死亡來臨前不會敲門, 每人都以為自己可以永遠不朽,卻永無把握能完整說完最後一句話。」惟有靠主得以卸下重擔, 常常喜樂,飽得祂的慈愛。雖然今世會受許多事務的纏累與攪擾,總有時使人無法喜樂,但靠主足以勝過。人生短暫有限,但若有神的祝福,所有的努力成果仍是可以穩固持久,而辛勤的耕耘仍能被神記念與悅納:「願祢堅固我們手所做的工」,這是徹悟後積極的人生觀。共勉之。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